高校教学经费管理问题研究
周雪竹,李兆荣
(武汉理工大学 审计处,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教学经费是高校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学经费投入的合理性、使用的有效性、管理的规范性,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文章针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教学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教学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4)04- -0
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使用、管理是本科教育和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投入是保障本科教学的前提,有效的使用是保障本科教学的关键,规范的管理是保障本科教学的根本。合理的投入、有效的使用、规范的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高校本科教学经费的调查中发现,目前高校教学经费在投入、使用、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高校加强自身的建设、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教学改革的理念、拓展教学改革的思路、完善教学改革的措施,以实现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最终目标。
一、教学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经费的合理投入和使用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必要和重要的经济基础,因此,教学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近几年,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监督和管理好教学经费十分重要。目前高校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例如:某高校2001年教育经费约占学费收入的18%,而2002年其教育经费则占学费收入的20%,同时,生均四项经费的年增长率为7%,教育事业费的年增长率为15%。虽然各校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使用、管理有所加强,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教学经费的管理不规范。有的高校存在将本科教学经费同其他经费只设一个总账科目进行管理和核算情况,例如:某高校将本科教学经费、研究生业务费、学科建设费均在教学经费总账科目中打通使用,未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分类管理和核算,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这样做不仅容易挪用、挤占教学经费,而且给本科教学中需要的数据统计带来不便、不准的情况。
第二,教学事业费的投入不足。现在高校不断扩招,规模逐渐扩大,教学经费虽逐年增加,但教学经费投入的幅度却和学生增加的幅度不同步,高校普遍存在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比例不低于25%的标准,有的高校甚至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一般不应低于20%,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设立教学专项经费,加强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扩招后的办学条件”的要求。教学经费没有得到保障,造成基本的教学条件难以保证。
第三,教学设备费分配不合理。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的分配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本很紧张的经费出现不同程度的浪费。主要表现在经费分配缺乏科学依据,目标性不强,凭经验办事,随意性较大。因而出现各部门、甚至个人各自为政,分配前争经费,分配后盲目购置设备,有些部门搞“小而全”,以致大设备买不起,一般设备却重复购置,有的设备购置后长期闲置,造成了实际上的浪费,不利于学校的总体发展。
第四,本科教学经费存在挤占、挪用、使用不充分的情况。部分高校在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经费的逐年增加后,将教学经费分解至二级学院管理,因缺少监督,教学经费使用中一方面存在挤占、挪用教学实习费、教学资料费、教学实验费等现象。如:利用教学经费购置不应由教学经费开支的设备、家俱或维修房屋,报销电话费、发放劳务酬金、差旅费超支等;另一方面经费年终结余过大,使用不充分,由此可能造成如下不良情况:
一是教学实习费被挤占、挪用,实习环节薄弱。有的高校将教学经费全部核拨给二级学院,由学院自主安排,同类费用打通使用,学院将实习费挪做了他用,由于实习经费不足,有的采取缩短实习时间,减少实习项目的做法,有的干脆由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费用自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和费用负担,而且有的学生因找不到实习单位而出现未实际实习的情况。因缺少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到学生做毕业设计,出现毕业设计空洞,内容不充实的现象。
二是教学实验设备老化,实验效果差,教学实际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有些高校因原来教学投入欠账太多,实验室数量严重不足、设备老化,生均实验设备少,过去一人做的实验,现在几个人一起做。教学实验费又被挤占、挪用,就难以更新改造实验设备,而老的实验设备维修不及时,运转不正常,实验效果差。有的高校甚至新开设的课程无实验室,或是不做实验,或是象征性地在校外做实验,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三是教学资料偏少,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高校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学生需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获取书本以外新的知识以扩大知识面,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因此高校必需有一定的资金不断补充新的教学资料,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但目前部分高校现存教学资料偏少,也比较陈旧,新的资料补充不及时,这样不仅会使学校在教学水平和质量中处于劣势,而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的科学知识的传播。
可见,教学经费投入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经费的投入不足、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直接导致教学条件差,不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空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最终会导致高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滑坡,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完善教学经费管理的对策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特点,高等教育法中第六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3],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第二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4],《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专项报告原则中规定:“事业单位的许多经费拨款都是特别指定用途的经费,往往也要求与其他资金分开核算、单独结报。为此,事业单位就必须根据国家法规、款项提供者的限定和要求,对专项经费的收支及结余情况进行单独核算,单独编制决算报表。”,还规定:“高等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5]。
正是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地抑制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针对这一种现状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其中将教学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以督促高校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效能,确保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上升,各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每年进行评估,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些举措要,从根本上解决本科教学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各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将本科教学经费从其他经费(研究生经费、学科补助费)中分离出来单独管理和核算。校财务在本科教学经费科目下根据四项经费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实现各项本科教学经费专款专用;加强核算,根据各明细科目的开支范围进行列支,严格把关,制止不合理或无必要的支出,杜绝经费管理上的漏洞。
第二,高校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加大对教育事业费投入的力度,达到并力争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各项指标的要求。用于优先保证计划内教学的需要,优先考虑学生的直接利益,如:充分满足学生受益面大的基础课、专业课及学科专业的建设需要,保障学生学习基本要求和日常教学运行。
第三,合理分配教学设备费。高校应组织专家成立教学仪器设备审定小组,对各部门申报的经二级学院逐级(学院、系、教研室)审批的设备计划,根据下达的经费指标,逐个进行研究论证。按照“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综合平衡,合理安排”的原则,制定购置计划,促使经费合理配置,以保证必需的基础课实验能正常开展,同时能重点投资扶持一些重点学科的实验室、新开专业学科实验室的建立。按教学需求的轻重缓急,协调安排老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新实验室的建设和配置。加大设备购置过程中的监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学校应加大对分解至二级学院管理的这部分教学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以监督各有关部门将学校每年划拨的经费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严禁挤占、挪用、 截留和使用不充分。具体做法为:一是学院对经费负责人的监督,即学院对各经费负责人制定目标责任制,约束各经费负责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严格管理;二是财务监督,即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对每笔支出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三是审计监督,学校应委派审计每年对学院的各项支出进行审计调查,进行年度成本分析,找准年度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改进财经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供校领导决策时参考,使学校的经费分配、使用与管理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第五,各二级学院应合理安排学校划拨的“教学经费”的支出,加大对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教学实验设备的投入,保障教学实验设备的及时维修更新及正常运转,满足教学的需要,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和实习质量。
最后,教学资料建设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重视教学资料的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料的管理,注意教学资料的及时补充,特别是国内外新教材、多媒体资料的补充,为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及多媒体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本科教学经费是用于培养本科生的各项支出,经费使用有其固定对象。各高校在经费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应分类管理,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和有效的使用。